儒墨之争 儒墨是非 —记恒力建设6月夜学活动
发布时间:
2018-06-26 01:57
来源:
6月25日18点30分,恒力建设6月夜学活动在17楼会议室开展,公司全体行政人员在会议室收看,嘉兴分公司的同事在嘉兴会议室同步收看。夜学的内容是由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所讲述的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系列讲座中的《儒墨之争,两位侠士》”的第六集内容。
在之前的两期夜学中,易中天教授为我们讲到,关于仁爱与兼爱之间的矛盾。儒墨两家有三大分歧,第一是行功利还是仁义。第二个分歧是敬鬼神还是天命,墨家信鬼神而儒家听天命。第三个分歧便是这集讨论的问题,君权还是民权。在这个问题上,儒墨两家又有了新的争议。
墨子认为,君权高于民权,天子的意见就是最终的意见,墨子为百姓着想,希望公平,追求“兼爱”,却着力塑造出一个君权至上,绝对服从的社会。孟子认为,民权高于君权,孟子认为“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”,他不仅提倡天子要与民同乐,更追求社会共同价值的。孟子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,要做到以下三点:1、关注民生,与民同乐,要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,关心弱势群体,追求社会共同价值;2、了解民意,尊重事实;3、尊重民权,对等交流。
虽然两位思想家都是站在君主的角度出发,但孟子更为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世界考虑,要与民同乐,这在两千年后的今天,这种民本思想同样获得世人的尊重。